减隔震球铰支座的开发研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新西兰、日本、美国、德国等少数先进发达国家开始系统性研究减隔震支座,截至目前,新西兰和日本研制的铅芯板式橡胶支座较为成功,已广泛应用于新西兰、日本、美国、德国等多座桥梁及建筑结构工程,部分工程已经受过强烈地震的考验,减隔震支座的抗震性能优越。
我国对隔震型支座的研究始于近几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系列化产品,仅部分用于建筑和桥梁结构,研制的步伐较国外相对滞后。在一些大型结构工程中,具有足够大的承载能力的盆式支座和球形支座上具有良好效果。
减隔震设计方法是一种比较新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其在桥梁抗震中的应用在最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所谓“减隔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减震,即利用耗能装置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二是隔震,即利用一些特殊装置将地震能量的输入路径在某种程度上隔断,以达到减小地震能量输入,保护桥梁下部结构的目的。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往往是通过减、隔震支座来实现的。减隔震支座一般是通过橡胶的变形耗能,钢构件的屈服耗能或者滑动摩擦耗能来达到减震的目的,同时通过地震作用下支座的变形使桥梁结构的周期延长来达到隔震目的。
普通的双球(曲)面球铰支座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1.正常工况和地震工况均采用同一组摩擦副,设计参数混淆,不能同时较好地满足两种工况下的需求。
2.在正常工况下,桥梁发生正常位移不但要克服支座摩擦副的摩擦阻力,同时也要克服梁体自重在支座球面上的分力,而且这个分力还比较大。因此,桥梁的正常位移受到较大影响;
3.球铰支座竖向高度频繁改变,对静定结构的桥身产生次内力,长期作用对桥梁必将产生较大的疲劳损伤等影响;支座摩擦副长期受到偏载作用力,能否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是无法通过试验取得验证的。
分离式双球面减、隔震球铰支座是一种参考国外FPS摩擦摆支座,利用动、势能转化原理,将地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从而减弱地震对桥梁破坏的支座。
本文地址:http://www.hsyuanhong.com/news/415.html
- GBZJ板式橡胶支座安装技术要求08.17
- GBZY板式橡胶支座安装时注意事项08.17
- GPZ(II)盆式支座厂家08.11
- 浇筑混凝土时突然下雨应该怎么做08.08
- 桥梁橡胶支座选型的常规问题07.29
- 公路桥梁分类07.29
- 板式橡胶支座的优点06.25
- 盆式橡胶支座价格的影响因素06.25
- JPZ盆式橡胶支座位移量06.14
- 板式橡胶支座(GYZ/GJZ)抗压弹性模量E06.12
- GBZY板式橡胶支座的形状系数-S06.12
- KTQZⅡ球型固定钢支座(GD型)主要尺寸参数05.07
- QPZ盆式橡胶支座结构形式及检测项目01.12
- FPQZ系列摩擦摆球铰支座承载力及位移-厂家提供…01.12
- JPZ盆式橡胶支座分类、水平承载力及代号-生产…01.12
- LRB铅芯橡胶支座安装及维护-厂家提供01.11